移到主要內容
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

RED-S是什麼?復健科醫師教你預防疲勞性骨折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111年12月9日舉辦運動科學增能講座「從運動相對能量不足談壓力性骨折與訓練量監控」,邀請到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科林威廷醫師。林醫師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其後繼續到倫敦大學學院運動醫學碩士深造,回台後與好友們成立TISHI 台灣跨領域運動健康協會並擔任理事長。在運動醫學及運動員的照護方面有深厚的知識及實務經驗。這次特別受邀來到國訓中心跟大家分享運動相對能量不足的危險性及運動疲勞累積可能造成的骨折等情況。
 
首先林醫師從運動相對能量不足(RED-S)切入,為大家介紹可能造成疲勞性骨折的數個危險因子。運動相對能量消耗是考慮了運動時能量代謝需求及以去脂體重為基準估算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所需基本能量的一種計算方式。當運動相對能量不足時意味著身體攝入的能量幾乎都用於支應運動時的能量消耗,而沒有剩餘多少能量可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因此當長期處於此情況下,即可能引發多種異常生理功能,如代謝率下降、月經週期、骨質、免疫、蛋白質合成、心血管健康風險的症候群,除了影響比賽及訓練時的表現外,更會增加運動傷害發生的風險。
 
而除運動相對能量不足外,林醫師又將可能造成疲勞性骨折的因素分為內在因子及外在因子來介紹。內在因子包含骨骼、肌肉、關節、生物力學、體適能、性別及營養等;外在因子則包含運動類型、訓練量及器材與環境等。對於疲勞性骨折,林醫師強調預防勝於治療,需善用篩檢工具、常規檢測及訓練量監控協助。推薦使用LEAF-Q、RED-S CAT等量表及訓練前理學檢測找出危險因子並即時改善。而訓練量之監控則包含幾項重點。
1.     選定監控目標
2.     長期且穩定的追蹤
3.     避免找出不合理之數值
4.     進行相對應之調整與改變

此外,疲勞監測的常見指標可以透過內在與外在訓練量來挑選,執行時最好可以在同樣的時空背景下進行量測,盡可能的降低測量的不穩定性。外在訓練量與個體差異無關,是比較客觀的訓練量,而內在訓練量則是訓練加諸於個體身上後呈現在生理上的主客觀變化。
◆外在訓練量:總重量、跑動距離、跳躍次數、投球次數、每週訓練的時間、各種技巧使用的頻率、衝擊的力道、生物力學監測器等
◆內在訓練量:心跳(變異率、休息心律...)、Session RPE、血乳酸、心理量表
 
能夠及早診斷出 RED-S 或是判斷哪些人是 RED-S 的高風險族群對於運動表現與訓練是很重要的。而當傷害不幸發生時,林醫師也介紹了處理流程及其重點”DREAM”
D – Diagnosis;正確診斷引導有效治療
R – Risk factor & Rehab;辨識風險因子預防再次傷害
E – Education;專業人員無法常伴左右,需教育患者正確觀念
A – Analgesia & Accessories;正視疼痛妥善處理
M – Maintain physical activity;維持身體活動避免長時間中斷訓練
 
關於 RED-S 的治療原則很簡單,就是將 EA 調整到正常的範圍內並且針對 RED-S 所產生的症狀進行個別的處理。此外,林醫師也強調,比起以醫師為中心的多專業團隊,以選手為中心的跨專業團隊更能促進各專業間之溝通及對於選手之教育,找出藏在細節中的問題並制定出更有利選手的治療方針。
林威廷醫師與參加學員合影
林威廷醫師與參加學員合影
林醫師介紹疲勞性骨折的成因
林醫師介紹疲勞性骨折的成因
林醫師的社群媒體與聯絡方式
林醫師的社群媒體與聯絡方式
國訓運動科學處曾怡鈞營養師代表致贈感謝狀
國訓運動科學處曾怡鈞營養師代表致贈感謝狀
回最上方